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

作  者:(法)司汤达 著,邱琳 译

出 版 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定  价:22.00

I S B N :9787531728221

所属分类: 小说  小说  >  世界名著    

标  签:欧洲  世界名著  小说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读者对于司汤达这位法国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想必并不陌生,他的著作《红与黑》是较早引入国内的译著之一。主人公于连的命运令人唏嘘,司汤达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更使读者感叹作家的笔力。从追索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到思索人性的欲望与挣扎,再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给予读者太多的空间去思考体会,这也是这部作品历久弥新,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司汤达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并不是知名的作家,《红与黑》的出版也并未引起轰动,甚至受到了评论家的严厉指责,称它是“ 解剖恶德败行的手术观察间”,是一种“对人类心灵的诽谤”。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部作品在作者去世后,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高度的评价呢?司汤达又是如何“练就”对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与刻画的呢?还是让我们先从司汤达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中寻找答案吧。

TOP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本名亨利·贝尔。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战争。 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他才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在那里读书、写作,并且与意大利的革命党人交往密切。1830年“七月革命”后,司汤达被任命为意大利一个海滨小城的领事,直至1842年逝世。 司汤达写作很勤奋,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著名的短篇小说有《瓦尼娜·瓦尼尼》;长篇小说有《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红与黑》、《巴马修道院》、《亨利·勃吕拉传》等。除此之外还著有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等。 邱琳,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青岛大学法语系教师,主要讲授法国文学史及选读,法语泛读等课程,目前研究方向为法国政治与法国文学。

TOP目录

上卷
第一章  小城
第二章  市长
第三章  穷人的福利
第四章  父与子
第五章  谈判
第六章  烦恼
第七章  甄选情缘
第八章  小事件
第九章  乡村之夜
第十章  雄心与贫困
第十一章  一夜
第十二章  出游
第十三章  镂花长袜
第十四章  英国剪刀
第十五章  雄鸡鸣
第十六章  第二天
第十七章  第一副手
第十八章  国王驾临维利叶
第十九章  思想使人痛苦
第二十章  匿名信
第二十一章  与一家之主的对话
第二十二章  1830年的行事方式
第二十三章  为官的悲哀
第二十四章  省会
第二十五章  神学院
第二十六章  人世或富人所缺
第二十七章  人生初体验
第二十八章  圣体瞻礼
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升迁
第三十章  野心勃勃
下  卷
第一章  乡村乐趣
第二章  初人上层
第三章  头几步
第四章  侯爵府邸
第五章  敏感与虔诚的贵妇
第六章  谈吐的方式
第七章  痛风病发作
第八章  哪一种勋章使人与众不同呢
第九章  舞会
第十章  玛格丽特王后
第十一章  年轻小姐的王国
第十二章  这会是丹东吗
第十三章  阴谋
第十四章  一个少女的想法
第十五章  这是个阴谋吗
第十六章  凌晨一点
第十七章  古剑
第十八章  残忍时刻
第十九章  荒诞的歌剧
第二十章  日本花瓶
第二十一章  秘密记录
第二十二章  争论
第二十三章  教士、森林、自由
第二十四章  斯特拉斯堡
第二十五章  道德的职守
第二十六章  道德与爱
第二十七章  教会最好的职位
第二十八章  《曼侬·莱斯戈》
第二十九章  烦闷
第三十章  滑稽剧院包厢
第三十一章  让她害怕
第三十二章  老虎
第三十三章  弱者的地狱
第三十四章  一个聪明人
第三十五章  风暴
第三十六章  悲伤的细节
第三十七章  塔楼
第三十八章  一个有势力的人
第三十九章  诡计
第四十章  平静
第四十一章  审判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TOP书摘

这个小事件改变了谈话的内容。
  “我一定要把索莱尔弄到家里来,那个锯木匠的儿子,”德·瑞纳先生说道,“让他照看孩子,他们太淘气,我们可管不了了。他是个年轻教士,或者也差不多,还精通拉丁文,他会让孩子们进步的,因为神甫说过,他性格坚强。我付他三百法郎,管吃。我曾对他的品德一直有些怀疑,因为他是那个老外科医生,荣誉团骑士成员的宠儿,这医生借口是索莱尔一家的表亲,吃住在他们家。说到底,这人很可能是自由党探子,他说咱们山里的空气对他的哮喘病很有帮助,但这点却无人能证实。他曾参加过布奥纳巴尔德在意大利的所有战役,据说当年还曾签名反对帝国。这个自由党人教索莱尔的儿子拉丁文,还把带来的大量书籍留给他。因此,我本来绝不会考虑到把木工的儿子放在我们孩子身边的;但是,恰好在我和神甫闹翻的前一天,他告诉我,索莱尔研究神学已有三年了,还打算进神学院。这样看来,他并非自由党人,而是一位拉丁语学者。”
  “这样安排还有一个理由,”德·瑞纳先生用外交家的神态看着他的妻子,继续说道,“瓦勒诺新近为他家的敞篷四轮马车买了两匹诺曼底好马,正神气着呢。可是他家的孩子可没有家庭教师!”
  “他很可能把我们的这一位抢走呀!”
  “那么,你赞成我的计划了?”德·瑞纳先生冲着她微笑了一下,感谢她刚刚提出的那个绝妙主意,“行,就这么决定了!”
  “啊!天哪!我亲爱的朋友,你这么快就拿定主意了!”
  “这是因为我有魄力,这一点本堂神甫看得很清楚。什么也不用隐瞒,咱们周围都是自由党人。所有那些布商都嫉妒我,我对这点很肯定;他们中的两三个发了财。好吧,我倒想让他们看看德·瑞纳先生家的孩子由家庭教师领着散步。他们会肃然起敬。我的祖父经常对我们说起,他小时候就曾有过家庭教师。这事儿得花我一百个埃居,但对于维持我们尊贵的身份绝对是必要的花费。”
  这个突然的决定让德·瑞纳夫人陷入沉思。德·瑞纳夫人身材高挑,曾经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山里人都这么说。她有一种淳朴的气质,举手投足间仍透出一股青春的活力;在巴黎人看来,这种充满天真与活力的自然风韵甚至让人想入非非。假如德·瑞纳夫人知道自己有这优点的话,她一定会羞愧难当。无论卖弄风情,还是矫揉造作,她心里从没有过这些想法。富有的乞丐收容所所长瓦勒诺先生曾追求过她,但并未获得她的芳心,这更使人们对她的品德大加赞赏。因为,这位瓦勒诺先生高大魁梧,体格强壮,脸色红润,鬓角浓黑,他属于粗野、放肆、大嗓门儿的那一类,在外省就可称为美男子了。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86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