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作  者:李颖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  价:86.00

I S B N :9787548616788

所属分类: 政治军事  >  中国共产党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好书”《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作者二十年磨一剑之作,“四史”学习推荐读物。本书依据“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的党的重要文献,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包括图片)为引,100年选取100个(组)重大事件,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着重讲述时代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构成一部简明百年党史。


TOP作者简介

李颖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先后毕业于国防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工作。“中国好书”《细节的力量》作者

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级人选”;201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18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先后参加中央交派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等党史基本著作编写。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课题;出版《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等专著10余部;《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先后入选和荣获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第十三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第二和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创新教材”“优秀教材”等;《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入选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获评2019年度“中国好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共党史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


TOP目录

信念 道路 梦想 

——文献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1921 诞生: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11条缺失 

1922 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3 毛泽东首次进入党的中央领导核心层 

1924 国共携手 

——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1925 五卅狂飙 

——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问世. 

1926 “打倒列强,除军阀”“工农学兵,大联合” 

——《国民革命歌》唱响“中国最强音” 

1927 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监督机构的创立 

——进入土地革命战争吋期 

1928 井冈山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 中共六人召开 

1929 古田会议 

——制定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1930左翼文化运动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3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 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战 

1933 星火燎原 

——各根据地创建发展和红军反“围剿”斗争胜利 

1934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5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伟大胜利 

1936 打开红色区域大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7 制定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与王明的斗争 

——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1938 提出持久战,万众向延安 

1939 加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 

1940 “三三制” 

——建设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1 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 

1942 整风运动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1943 人生产运动 

——破解根据地生存困局 

1944 让世界了解延安 

——“半独立性的外交” 

1945 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6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从自卫战争到解放战争 

1947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8 “为了新中国,冲呀!”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 擘画新世界,建立新中国 

——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79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 

——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2 中共十八大和提出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结语 2021 喜迎百年华诞 引航复兴伟业


TOP书摘

引言

信念 道路 梦想

文献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为之奋斗的梦想。要实现梦想,就要有信念、有道路。信念指引道路,道路通往梦想。

回望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风险和考验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基所在。

(一)求索·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严重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和民族灾难、人民痛苦的根源。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就一直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在近代历史的前80年,中国人民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一定影响,但每一次的结局都是失败。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人们仰望苍天: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人们渴望着、期盼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新的先进理论,以开辟新的革命道路。

正在这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世人领略了战争的残酷,使很多人对西方文明和进步产生了怀疑;一件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在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下,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不可遏制。这场新的革命,是以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为历史起点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教训中,逐渐看清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主要原因。瞿秋白曾说:“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还只是一种朦胧的向往,犹如“隔着纱窗看晓雾”,一时还分不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观点在各种刊物上纷然杂陈。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步认识到,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

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着主要作用。他是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1919年,他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肯定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他同胡适进行的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引起相当强烈的社会反响,扩大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以后宣称,军国主义、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的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阶级所把持”,“要用它来造成多数幸福,简直是妄想”。我们不应当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1920年9月,他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57页。]这表明,陈独秀已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了。

毛泽东是五四运动中比较年轻的左翼骨干,是湖南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说,1919年底到1920年春他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搜寻和阅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和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争斗》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

天津学生领袖周恩来说,自己到欧洲以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到1921年秋,终于“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吴玉章等,也在这时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吴玉章回忆,他从辛亥革命以来的实践中认识到,“从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他说:“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发生给我启示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新的途径。”“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09—110、112—113页。]

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表明,抛弃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抉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由此,一个新生的全国统一的政党,一个将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力量,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呼之欲出了!

(二)诞生·征程

1921年7月,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小楼里,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只有50多名成员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各种政治力量相比,它是那样的势单力薄、毫不起眼,但它的诞生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在它手中,握着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它心里,装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时光荏苒。如今,这个最初只有50多名成员的小党,已走过100年辉煌历程,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几代人奋斗、创造、积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00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历史证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这条道路的一端连着信念,一端连着梦想。信念是根基,道路是途径,梦想是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释了伟大的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坚守信念,寻找道路,奔向梦想。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接力探索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三)文献·见证

在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总会发生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成为这个政党、国家、民族的集体记忆。对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些重大事件、集体记忆,就是百年党史这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201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的点睛之处和关键历史节点。对于党的文献在党的历史及其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2月25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进行了深刻阐释。他说:“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文献,记录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艰辛探索的奋斗历史,记录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积累的宝贵经验,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进程,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对这些文献进行编辑、研究和宣传,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党的文献》2009年第3期。]

本书即依据“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的党的重要文献,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包括图片)为引,主要讲述一个(组)重大党史事件,一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100年选取100个(组)重大事件,每个(组)重大事件既能独立成篇,深耕细作,又特别注意大历史背景和后续结果等相关延伸内容,这样前后接续,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构成一部简明百年党史。

在全书撰写过程中,我尤其注意把握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精准选定每个年份重大党史事件的同时,注意利用原始档案文献和挖掘大事件中生动的小细节来呈现。一方面,在每一年份叙事主体的选择上,重大性和重要性是关键考量;纵向还要统筹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问题,注意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另一方面,竭力挖掘使用第一手最新档案文献,如笔者亲赴俄罗斯莫斯科五一村找到的中共六大珍贵文献,在四川绵阳梓潼发现的邓稼先珍贵手记,以及大量俄罗斯解密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有关档案文献,涉及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和工农运动、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十二月会议等;注意典型事例和生动细节的刻画,包括北伐胜利进军期间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内幕细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决策过程,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的发言,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突破原定议题引发的“一系列大是大非问题的讨论”,1985年百万大裁军的国际国内背景等。

二是纵向体现党的历史大时段分期的同时,注意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一方面,在以历史文献引出每年度的重大党史事件的同时,注意体现党的历史分期,包括“1921 诞生: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1949 擘画新世界,建立新中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2 中共十八大和提出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另一方面,在体现党的不懈奋斗史的同时,注意党的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的发展脉络。理论探索史包括确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史包括中共五大选举产生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提出、中共十六大新党章对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的新概括等。

三是努力做到大视野大格局大站位的同时,注意讲述时代英模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一方面,充分体现党的领导和中央决策部署的引航作用。除以浓重笔墨展现党中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主要活动和历史贡献,还描写了党的主要创始人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英勇就义、周恩来与亚非会议、刘少奇与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朱德与大生产运动、任弼时与《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陈云与“一五”计划的编制等。另一方面,深情展示体现民族精神的革命英烈、时代英雄、先进模范和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劳动人民的感人形象。如大革命时期选举产生的首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革命英烈王荷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江战役受伤被俘后绞肠壮烈牺牲的34师师长陈树湘、狱中撰写流芳千古的《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抗日战争时期毅然砸枪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被敌人割头剖腹誓死不屈的东北抗联名将杨靖宇和写下“八女投江”壮丽篇章的冷云等8名年轻女战士、用乳汁救八路军受伤小战士的沂蒙红嫂明德英、“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解放战争时期舍身炸敌暗堡的董存瑞,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身抱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为抢救落水朝鲜少年而壮烈牺牲的罗盛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甘当螺丝钉”的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的焦裕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元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尊崇英雄,礼敬人民,理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观,也是本书秉持的一个基本价值理念。

需要说明的是,百年党史如此丰富,档案文献如此浩瀚,在一部三十万文字的书中,要控制篇幅,不可能说得面面俱到;还要历史脉络清晰,线条流畅,做到大事要事不遗漏。说得容易,做到难。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详,必有所略。但取舍详略,难免考虑不周。无论是全书总体的把控,重大事件的选择,文献资料的取舍,点评的精当,语言的精练等,肯定做得都还不够。但我以勤补拙,倾情投入,尽己所能,反复打磨,力争写出一部政治站位较高、重大史实准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角度新颖、鲜活生动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简史。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已走过百年征程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创新的辉煌!

李颖

2020年3月8日初稿

2020年8月11日定稿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1577.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