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
书店
出版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集团
出版社
书单
百道好书榜
主题书单
学科书单
动销新书优选
口碑好书优选
书新闻
少儿
大众
专业/学术
教育
综合
书评/作者
书评
作者
天天听好书
专栏
百道学习
招聘
我的百道
全部
全部
文章
书名
著译者
品牌
书单
文章标签:
读书人
按发布时间排序
/
按文章热度排序
进击原创——“99童书”品牌推广会在上海国际童书展隆重举行
2020年11月13日下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九久读书人共同主办的“进击原创——‘99童书’品牌推广会”在上海国际童书展隆重举行。梅子涵、徐德霞、孙建江、周锐、荆歌、郁雨君、周益民等知名出版人、作家、阅读推...
时间:2020年11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秋雨
电子工业出版社近期推荐书单新鲜出炉!
孟德斯鸠曾说过:读书于我而言是驱散生活中不开心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不能驱散的。近期,电子工业出版社推荐书单新鲜出炉,《重估:人工智能与人的生存》《外汇交易掘金之路》《移动开发架构设计实战》等...
时间:2019年11月08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百道书单
俞晓群:多问与多疑——常识辞典
我的专栏文章陆续发表后,前辈、友朋及读者反馈或有感而品评,或带着问题与我交流、商榷,令我至为快慰,由此想到“疑问”二字,在读书生活中的重要。
时间:2019年11月08日 来源:百道网·俞晓群专栏 作者:俞晓群
俞晓群:晚读与晚记——常识辞典
成年读书,时间界定在二十岁以后。此前没有认真读书的人,此后还有补救的可能么?再想练童子功是不可能了,但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成年人也有增强记忆的解决方案。
时间:2019年09月12日 来源:百道网·俞晓群专栏 作者:俞晓群
尽管图书出版业是安全地带——要在数字时代取得成功,我们必须成为“这类人”
由英国《书商》杂志主办的Futurebook大会谢幕已久,但余音犹在。在这一平台上,出版商、技术公司、行业专家观点碰撞交汇,最终都聚焦在“人”这一节点上。
时间:2016年12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贝克·埃文斯;严榕 编译
在与游戏、视频等娱乐产业的竞争中,出版业胜算何在?
休息时间你可以打游戏、上网、看DVD或电视、看媒体视频……可选择的项目越多意味着注意力越分散。在休闲娱乐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出版业似乎并不占优势。
时间:2016年05月25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萨德·麦克罗伊;韩玉 编译
杨福音:读书,让人生大踏步出来
世间的好书,就那么几本,读懂读通了,人生就会大踏步出来。读书的最终目标对外读懂世相万生,对内读懂真正的自己。读书就是体验人生不同况味,越读越要做一个有意思的人,过有滋味的人生。
时间:2015年10月16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易春花
侯少轩:风吹雨打中感受生命
这本书写于作者罹患癌症前后,“可以说,这是一份‘病历’,一个病人的亲历,一个人走过的一段特别艰难的生命历程的记录”。
时间:2015年08月26日 来源:百道网·侯少轩专栏 作者:侯少轩
人们不读书的原因有很多,但恐惧是首患
不读书的原因很多,没时间、不喜欢、被其他媒介分散了太多注意力……但是恐惧,这也是一个理由吗?英国一项针对成年人的研究调查有了这样的发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2015年03月20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保罗·圣约翰·麦金托什;韩玉 编译
2014最令人激赏的城市阅读情景
阅读,在大家的眼中一向是一种安静美好的活动; 沉浸在书海中的读者,也往往专注、静默、忘我。盛大的阅读活动、读书活动、图书交易现场,又常常是热闹的、沸腾的、令人激动的、兴奋的。
时间:2014年12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熊佳欢
外国政要的读书单
政要们公布自己读的书,总有一些隐含的意味在其中。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了解一下外国政要们读过什么,是个好机会来更新一下自己的书单。
时间:2014年12月08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
沈昌文:透过伪装发现好书
沈先生在演讲中分享了编辑透过作者的伪装,帮助读者发现一本好书的经验;后一部分则是一位年轻编辑请教沈昌文先生怎么处理作者关系时沈先生的现场作答。
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百道网 作者:沈昌文
读书的地位
犹太人爱书,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图书馆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以色列居世界第一。
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视觉志 作者:
《阅读的版图》:我们为什么
所谓人文阅读,指的是阅读文学以及与文学、文艺沾边的艺术、社科和历史图书,功利性较弱,没有太过直观和显性的功效。非要说人文阅读有什么作用的话,恐怕只能概括为丰富人生,陶冶自我。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同样认为...
时间:2014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郑渝川
阅读文学作品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更友好
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读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或者其他经典书籍,就能让人在道德上、生活上表现得更出色”。可实际上,还真有这样的证据。
时间:2013年09月18日 来源:译言网 作者:Annie Murphy Paul
是人文期刊没落了,还是我“没落”了
在这个备受冲击的碎片化阅读时代,读者的忠诚度从何而来?“做书办刊,不怕人家批评,怕的是人家懒得给你反馈意见,那才真叫茫然、寂寞。”
时间:2013年08月01日 来源:南国都市报 作者:
“逆生长”的青春:98岁硕士毕业 百岁出畅销书
赵慕鹤4年前拿到硕士学位,前年他的书法作品被送进大英图书馆,数月前他还出了一本自传。如果不是他手背上密布的褐色斑点泄露了岁月痕迹,人们很难想到,这位台湾老人已经102岁了。
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璇
中国市场期待更多畅销书
如果你希望未来能读到更多好书,不妨坦然面对即将出现的更多“烂书”。
时间:2011年11月14日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师北宸
1950年,提出了六条做好发行的标准
王益同志1950年9月19日在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上作了《一年来全国书刊发行工作的概论》的报告,今天读来依然有益。使我了解了建国第一年书刊发行的推进过程和当时的现状。
时间:2011年09月06日 来源:百道网·汪耀华专栏 作者:汪耀华
一家言:图书馆与书店
近些年不时会有书店关张的消息,最近,北京风入松书店就成了舆论热点。我所居住的小县城,这些年有3家颇有品位的小书店先后倒闭。即使新华书店也门庭冷落,仅在星期天会多几个孩子去享受免费阅读。据说如果不是教辅...
时间:2011年08月12日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马长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标签
浏览更多>>
热点标签
财经
何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