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风疾偏爱逆风行
风疾偏爱逆风行


风疾偏爱逆风行

作  者:李景端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100129671

所属分类: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文学    

标  签:散文/随笔/书信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系著名出版人李景端的散文体回忆录。通过数十篇充满故事性的散文体书写,呈现了作者中年之后转行从事出版业所经历的种种,讲述了成绩斐然背后所经历的种种心路与故事。这样的人生经历与成就,既反应了作者御风而行不畏艰难的行事风格与个性,也侧面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出版业与社会文化氛围的发展嬗变。 


TOP作者简介

    李景端,资深出版人,编审,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贸系。1979年创办《译林》外国文学杂志,1988年出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曾策划出版《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西方名著,着力打造译林版翻译书品牌。退休后替名家打维权官司,揭露翻译造假,谴责文坛歪风,呼唤恪守译德。多次出任国家级出版奖项评委。发表各类文章二百余篇,出版有《波涛上的足迹》《心曲浪花》《如沐春风》《翻译编辑谈翻译》等。 


TOP目录

前言 老编辑自白

 

一 平凡的前半生

衰落的“富二代”

上过四所名牌大学

走进国家机关大门

反右时参与整人的忏悔

插队农村五年

 

二 与翻译出版结缘

中年跨进出版界

白手起家创办《译林》

请名家当编委的考验

 

三 《尼罗河上的惨案》引发的风波

冯至的“告状信”

我们的申辩

期刊会议上不同声音

王任重一锤定音

与冯至不打不相识

长官意志的变化与长进

 

四 《译林》怎么“火”起来

邮购汇条麻袋装

选题栏目接地气

草根译者唱主角

收检宾馆外文报刊

坚持开放不忘谨慎

“打开窗口”的历史贡献

 

五 着力打造《译林》品牌

既办杂志又出书

英语翻译竞赛影响大

日语翻译评奖再加分

为查良铮恢复学术声誉

创设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六 创建译林出版社

艰难建社终获准

头年只赚四万八

争购版权不犹豫

涉足教材壮实力

高雅通俗两头抓

重译“两经”半成功

 

七 为行业发展尽薄力

发起成立行业社团

组织外国文学图书评奖

开展行业业务交流

策划编撰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

 

八 天书《尤利西斯》如何名利双收

与文洁若合谋把萧乾“拖下水”

精心设计编辑含量

围绕热点组织特色宣传

见证“布鲁姆”来到北京

南北译本大战与最早汉译之争

《尤利西斯》国际研讨会

专诚邀请彭冲、刘白羽

上海凭票买《尤利西斯》

 

九 《尤利西斯》翻译背后的故事

萧乾与我为《尤利西斯》保驾护航

夹在萧乾与金陧恩怨中的我

萧乾的来信

文洁若的来信

 

十 翻译出版生涯争议的话题

香港首提翻译出版学

翻译删节的不同遭遇

为翻译前辈鸣不平

不断叫喊重视翻译

关注翻译的“时尚”

 

十一 我与名家的交往

向冰心约写自序

钱锺书信中私房话

杨绛“点烦”的争鸣

陈岱孙的一句话

与潘光旦二面之交

错引杨宪益一副对联

叶君健畅谈译童话动机

王佐良凭真诚受尊敬

冯亦代乐于助人获好报

黄宗英老来钻英语

走近美国所“三剑客”

能干的梅家五嫂

磨陈香梅写书名

陈原独特的出版观

初会“老顽童”夏志清

王蒙笑评阿Q

余光中谈“粉丝”与乡愁

陪林青霞向季羡林讨文气

 

十二 涉外故事拾趣

纽约丢失护照机票

德国专访“女斗士”龙应台

与日本译协互访

意外地成了侨眷

亲历上海2014“布鲁姆日”

 

十三 退休了但没闲着

替季羡林等名家打维权官司

叫板翻译“李鬼”促现形

为报社策划“开放的翻译家”专栏

给香港“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当义工

出版界研讨“译林现象”

为保住《出版史料》期刊奔走叫喊

成功保住林纾故居

当评委认真荐优去劣

撰文针砭出版文化动向

声援马爱农为翻译打假维权

发声为评价杨绛正本清源

 

附录1 名家笔下的我

萧乾:一位有眼光的出版家

戈宝权:顽强追求完美的创业者

冯亦代:说说我认识的李景端

季羡林:出版人是一种高尚和神圣的职业

季羡林:要做与高尚和神圣相称的出版人

杨宪益:翻译出版俱潜心

黄宗英:李景端的“三次方”

金圣华:一位爱管闲事的有心人

 

附录2 新时期我国翻译出版的回顾

打开“窗口”阶段(1978-1988)

整顿调整阶段(1989-1993)

实行市场经济阶段(1994以后)

TOP书摘

一 平凡的前半生

衰落的“富二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我父亲李仲青在福州经营大亨钱庄和大亨米庄。他被推举为福州市商会会长,从这一身份来看,那时他在福州商界,应该是有些声望的。

    后来家业因为被人设局投机,经营连败失控,导致钱庄和米庄先后倒闭。我就在这个时候出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父亲前往赣东的光泽、临川、南城三县,兴办“江西民生火柴厂”和“江西农产品制造厂”,所以在当地还被看作是富人,我还能享受到富家子的待遇。比如上初一时,因为校舍处在较远的乡下,于是,我是由人陪着骑马去上学。我10岁就会骑着马跑,也算胆大吧。只是此时的家境,比起我父亲在福州开钱庄和米庄的年代,显然差得很多了。所以,我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称为衰落的“富二代”。这样的经历,对我后来的成长,包括对我的性格,无疑都产生了影响。

    上过四所名牌大学

    我只念到高二上就因病辍学。经自修,于1950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因对工科缺乏兴趣,1951年我重新考进清华大学经济系。才念一年,赶上全国院系调整。清华、燕京、辅仁三校的经济系,与北大经济系的部分学生,加上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1952年冬我转到这个学院才个把月,由于我们的校舍(北河沿原北京大学三院),要腾出来供新成立的国家计委作办公楼之用,于是安排学生外出生产实习。实习归来只上了一学期的课,又宣布全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夏从中国人民大学外贸系毕业了。就这样我上了四所大学,其校园生活,各有特色。

    我入学交大时上海刚解放一年,校园里还延续着不少老交大传统的习俗。那时叫学生自治会,加“自治”两个字,实际上承担了不少校总务部门该做的事。有个故事至今未忘。交大“上院”和“中院”的学生宿舍,是老房子大房间,条件较差;而礼堂后面的新院,楼新房小条件好,以往都是高年级住新院。解放了有人觉得老规矩要改,主张各人抽签,抽到哪里住哪里。面对争论,校方交给学生自治会去讨论,最后认为按高低年级轮流住的老规矩更公平,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当年交大校园非常活跃。一是讲座多。讲题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分析一本书。主讲人既有专家名人和教授,有时也有学生。有个讲座很有趣:那时交大学生,有穿长袍的,也有穿西装的。有个讲服装文化的讲座,后来竟演变成“长袍派”与“西装派”的辩论会。

    二是社团多。有些社团水平还挺高,如话剧团,请了电影明星高博当指导,排的戏常被请去校外演。此外还有一群相同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准社团”。例如有个“普通话沙龙”,相当于今日的“英语角”。因为那年代,不少上海及江浙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很差,于是就请北方同学当小先生,互学互练。

    三是竞赛多。交大常搞各类体育项目比赛,尤其交大篮球队,可算是当时上海滩篮球劲旅之一,好几名队员都是上海篮球界的明星。当时上海著名的回力篮球队等常来校比赛,这可大饱了我们的眼福。

    清华园值得怀念的事很多。首先校内经常有形势报告。有次批判“崇美思想”的报告,举出协和医院为例。说别人在你身上插了把刀,你还称赞这刀好,这是对美帝文化侵略的漠然。当时就有人激动地表示不再去协和看病了。那个年代,有这种认识并不奇怪。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74页

版  次:第1版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15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