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销售1554万,其中零售909万,团购645万。
(一)改善提升卖场环境,优选图书零售品种,服务零售客户
年初开始,门店坚持优选进货品种,进货组长以豆瓣读书、当当图书、京东图书推介榜、图书商报等为精品图书进货指南,精心挑选适合本地区读者群的优秀出版物,设立优秀出版社专架、豆瓣图书荐书专架等,形成精品图书品牌形象,减少无效图书品种,改变曾经的大而全的品种经营模式,打造精品品种促进零售。
2021年8月底,站前街顺义书城部分升级改造完成,新增24小时自动售书机,从外部展示到内部部分改造,使卖场增加了文化氛围,新的时尚元素。空间升级改造后亮相的文化名人照片墙、阅读空间概念橱窗、新华书店发祥地纪念雕塑、阅读标语楼梯,已经成为读者新的拍照打卡地。
(二)重点开发团购潜力,制定大客户管理机制,建立台账,服务团购客户
在充分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的同时,根据中央及各级学习要求,全年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主线,门店醒目位置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架宣传重点图书,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学习征订信息,加大下乡力度,根据全区企事业单位需求重点定制书单。
对门店的大客户实行台账管理,根据全区党员学习党员热点重点及学习特点,定时定期向大客户发送书单和样书,2021年共下乡800余次,累计走访300家企事业单位,行车里程4万余公里,团购码洋645万元,形成了较稳定的团购供需市场。
其中发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共发行2.3万册,销售码洋68.6万元;《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党政重点图书共发行6万余册,销售码洋236万余元。
(三)开发打造阅读空间,积极推进文化惠民政策,让利于读者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自2011年启动以来,顺义书城一直以打造书香顺义全民阅读为抓手,精心设计特色主题活动,进校园、进部队、进社区、进机关激发读者读书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曾多次获得北京阅读季的优秀合作机构的荣誉。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为配合党史宣传教育走向群众,顺义书城参加了“颂读百年路展阅新征程”华联书香集市,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带千余种红色图书走进牛栏山一中,参加“和满京城奋进九州第十三届北京端午文化节”活动等,让党史教育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推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走向群众。其中“游花海品书香”是顺义书城六年来坚持参加的优质品牌。
北京文化惠民优惠券2013年启动,政府通过引导让惠民理念深入人心。顺义新华书店2017年加入惠民优惠券供货商户以来,积极向读者推荐文慧劵的注册和使用,尤其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假期及开学期间,各门店在卖场醒目位置张贴文慧劵的领用方法及优惠政策,店员根据读者购书的需求指导读者注册和领用。2021年文惠券使用共344431次,使用金额84万元。
(四)利用微信平台、微商城、朋友圈等平台,宣传推介图书商品
线下举办阅读活动受疫情影响,顺义书城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线上活动和惠民活动。其中“琪琪姐姐讲故事”“每周一篇会员商品推荐”“我为冬奥助力”“冬奥我最懂”等活动已经成为顺义新华品牌,吸引线上线下2万余人参加,达到线上推广,活动推广,零售增加的目标。
各个部组积极建立读者微信朋友圈,发布新书推介及活动信息,服务读者个性需求,个性定制。
微商城由专人负责,跟踪服务,让不方便到店的读者享受线上服务的便利。24小时自动售书机的投入使用,自助结账,无人值守,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购书体验,使读者购书不受时间约束,并可提供定制服务。
(五)拓展图书+周边产品,服务读者需求
在图书行业零售日渐下降的形势下,顺义书城多措并举,开展图书+多业态融合。在门店卖场增加文化用品、文创产品和少儿玩具品种数量,满足学生一站式购物需求。配合业务部门严格优选供货品质,固定优秀供货商,品牌供货商。从店面装修,货品配送,销售培训、库存掌握等都得到更好的衍生服务,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了销售,更好的服务不同需求的读者。
不断探索门市管理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强化制度化管理,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营销机制,门市部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职工队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更好地做好图书发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史学习教育是今年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本次学习的书籍相比往年学习种类多,书籍到货时间有差异,配送工作加大了工作强度。这是一场速度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从数据处理到物流分发的技术大战,没有了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只有征订数据和征订书目。顺义书城所有职工,都参与了四史图书的征订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手拉手一起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争分夺秒的第一时间把书籍送到大家手里,为全区营造良好的四史学习氛围,贡献了力量,更是顺义书城员工凝聚力及向心力的重要体现。
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员工集中培训和重点培训,增强员工的服务本领;通过有效透明的奖惩机制,更好的激励员工的服务意识;通过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让优秀的骨干走到了领导岗位,打破一干到底达到让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通过双向选择,落选员工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在员工中形成了生机活力的竞争氛围。